本乐评转载自Encyclopaedia Metallum,仅为交流用途翻译发布,原作者保留一切权益。文中脚注与插图均为译者添加,如有侵权,立刻删除。
标题:冰下的梦想能否成真?
作者:Diamhea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时间:02.13.2014
翻译:yq
永恒悲泪(Eternal Tears of Sorrow)对我来说一直都是一个难以正确分类和欣赏的乐队。他们相对来说更压抑的进攻性和悲伤的性情不是一组在旋死分类下常见的特征。而且在忧郁的编曲下这种特征被加强了。虽然站在技术性的立场来看缺乏激情,但如果从特定的视角出发,它又常常能焕发生机。《雏与妓》(《A Virgin and A Whore》)是乐队比较有影响力的专辑之一,主要是源于它沉重和抑郁的氛围。
歌曲中简短的原声乐段牵动着听众的心弦,同时,Hiltula*闪烁的合成鼓点和音效贯穿于背景之中,吻合进了猛烈的力量金属的主奏和震动释放的强力和弦,最后的作品富有高度的旋律性,但并没有过度。虽然乐队成员们都是毕业于沼泽之王(Kalmah)的“校友”,《雏与妓》和沼泽之王中期作品之间的区别还是相当明显的。从值得纪念的立场看,Hiltula的存在本身就已经比任何其他东西都重要了。他形式自由的,冷静的键盘solo具有非常工整的即兴演奏形式,和乐队本身充满旋律性的天性完美地耦合。此外,同时共存的还有他代用的弦乐和敲击铃。
*Hiltula:乐队键盘手
Kylmänen*在The River Flows Frozen中贡献的清嗓非常动人,试想如果只有Veteläinen*的黑嗓咆哮,歌曲可能会变得很单调。通常来说,这种类似不插电的感性情歌其实是完全不受欢迎的。但永恒悲泪总能找到一种让慢速的音乐保持既有新鲜感又雅致的方法。Hiltula的钢琴琶音只能说是神赐般地优美。这大概是他有史以来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专辑,他和Kokko*的彼此熟悉为作品增添了更多老练的气息。Kokko富有个性的表现中,主奏和solo都是成熟而狂飙猛涨的。在riff的界限上永恒悲泪和沼泽之王找到了彼此最大的区分点。Puolakanaho*的旋律风格有时是克制而受厄运金属影响的,每次出现都戴着刻意的假面。而最猛烈的乐曲行进出现在Blood of Hatred里,里面的吉他爆发出一种动荡的中速律动,同时伴随着开放和弦和不断爬升的音阶段落。
*Kylmänen:For My Pain...乐队主唱
*Veteläinen:乐队主唱
*Kokko:乐队键盘手
*Puolakanaho:乐队吉他手
吉他风格尚且可以当作一种习得的品味,但《雏与妓》毫无疑问在Veteläinen矛盾的表现中开始变得令人疲惫。与其他成员的表现相比,他老套的嘶吼根本不能惊艳到听众。虽然我也经常觉得Sankala*的低音很无趣,但他压抑的打击乐器审美确实非常适合永恒悲泪。比起沼泽之王,他的风格更适合这个乐队,所以将他换到永恒悲泪的鼓手位置上是个聪明的选择。
*Sankala:乐队鼓手
许多赞誉都将《雏与妓》奉为某种忧郁的经典,但专辑中还是不免会有些像Heart of Wilderness和Fall of Man这样的次品。这些年里我将这张专辑听过许多次,发现自己的感受在一个很大的范围内波动:从感觉无趣到深深着迷。《雏与妓》的力量几乎完全取决于听者的情绪,因此有时候会形成一种欺骗性的听觉体验。虽然如此,它仍然是永恒悲泪的最佳之一,仅从Hiltula贡献的表演来看也是如此。
关键词: